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交通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6-11-25浏览次数:字号:[ ]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今年交通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交通工程建设。一是对外通道建设获得新突破。77省道洞头峡跨海特大桥正式通车,大门大桥实现试通车。S218省道延伸线(洞头段)已纳入2016年省道规划调整,有望获得省政府批准,目前正联合瓯江口开展该项目工可编制。市域铁路S1线洞头东延线已完成方案编制,S218省道已完成线位论证及预工可编制,大小门岛港区铁路支线、S326省道大门东延线、金丽温高速公路(S1513)东延线(洞头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积极衔接。二是对内交通循环取得新进展。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隧道主洞全部贯通,路基部分基本成型;77省道布袋接线公路工程已完成接线路基、隧道二衬施工;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30条路段已分片区开始施工,大门美岙至枫树坑公路、大瞿码头、岛际飞行停机坪等项目已启动建设,大门至鹿西快速通道正开展方案编制工作。交通绿道网已基本建成,其中三盘大桥至半屏大桥段在温州市生态美丽示范路评比中夺得第一。区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监控中心、环岛公路中心养护站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新建改建公交停靠站40处。三是交通养护品质得到新提升。开展综合环境提升整治,对五岛公路、环岛公路沿线的重点区域、重要节点进行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修复沥青路面约1.6拆除违章建筑75处,清理非法广告103处,清理垃圾230吨。完成本岛环岛公路部分路段的标志标线设置和大门大桥通车后的指路标牌设置,完成灵昆路段占道经营长达十年之久的68个水果摊点整治,有效提升“入城口”形象,在全市前三季度公路边“三化”考核中,均取得第一名。
  (二)培育临港产业发展。一是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三大水运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完成投资额5502万元,7#泊位已正式通过交工验收,新增一个5万吨级集装箱大型泊位;华港化工码头工程完成投资额4100万元;丽水36-1气田项目终端配套码头工程完成投资2510万元。二是海运业结构逐步优化。开展低小散船舶清理整治工作,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现全区共有水运企业17家,在册船舶145艘(包括万吨级以上船舶9艘),运力规模达44.77万吨,稳居全市第一位。浙江华祥海运投资4亿元建造的全国首艘1.4立方米LNG运输船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船舶调试。截至10月底,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06.74万吨,同比增加1.48%。三是临港大项目推进有突破。全力推进温州国际邮轮港项目,《温州港邮轮码头选址规划研究》已通过审查,邮轮旅客联检大厅正抓紧施工。中石化LNG项目已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准批复。
  (三)提升交通客运服务。一是改善岛际交通环境。整合资源,完善渡口运营模式,确定大门、鹿西至元觉的南片航线继续由航顺渡运公司经营,并启动政策处理工作。优化调整水上客运航班运行方案,增加客运直达航班,最大化保障离岛群众出行需求。提高运力档次,由区财政垫资400万元,购建抗风等级八级的客渡水上运输新运力,力争加速实现岛际半小时交通圈。二是完善公交客运网络。开通常规151路公交线路及洞头至温州动车站的客运班线,151路公交首末站已开始施工。通往灵昆的社区巴士已明确公交经营模式、财政补亏等问题,正进行车辆购置,确保年底开通试运行。调整城区公交和城乡巴士班车路线,将2路公交终点站延伸至大王殿村,新增东沙村站点,东岙城乡巴士终点站延伸至蓝港社区,对3路公交线路进行微调,为群众的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做好大门对外客运班线开通前各项准备工作,开通大门至翁垟临时加班线路,解决大门片区群众出行难题。优化大门鹿西农村客运班线,新增1辆15座客车。
  (四)抓好交通安全监管。一是安全管理常态化。围绕G20杭州峰会安保任务,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生产行动。共排查港口、海运企业安全隐患54项,已完成整改49项。对公路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完善钢护栏、警示柱、防撞桶等设施,完成公路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整治。加强客运站源头管理,全面落实售票实名制。调整修订“三防”工作应急预案,落实“三防”抢险救灾应急人员、应急运力和值班制度。二是交通执法规范化。推行24小时无间断治超机制,共查处超限车辆61辆,卸载货物1476吨,收缴罚款38.18万元打击非法营运,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100起,立案13件,处罚26万元。组织航道清障活动14次,巡航里程约850海里。深化涉海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开展针对非法采砂、客渡船安全监管、“三无船舶”等联合执法27次。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预约上门服务工作,大力推进驾培教育远程理论教学。三是质量监管有序化。加强交通建设市场招投标监管,规范招投标行为。强化工地实验室的审批管理,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工地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对交通重点项目和农村公路实现质量监督全覆盖,定期、不定期组织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外交通出行条件亟待完善。目前的对外通道仅靠77省道洞头延伸线和大门大桥,没有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城市轨道等对外连通,只是解决了初级的对外通行问题,在时空距离上还无法真正融入温州都市区,离海岛资源大开发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行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对出租车管理带来新的课题,管理创新能力不足,维稳压力日益增大。群众对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服务水平离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提升畅行交通能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启动S218省道延伸线洞头段前期,积极谋划S326省道大门东延线、瓯玉高速公路、市域铁路S1线二期延伸段建设。联合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协同推进77省道延伸线工程建设,力促年底全线建成投用。建成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77省道布袋岙接线公路工程,启动苔岙隧道等工程建设前期。拟开工建设大门沙岙综合交通码头及接线公路,积极推进洞头区水上交通PPP项目包装及招商建设。加快实施洞头本岛、霓屿岛、状元岙岛、小门岛、大门岛和鹿西岛等6个主要岛屿交通路网。完善区域水运码头布点,建设鹿西综合交通码头、大瞿交通码头。
  (二)构建普惠民生格局,着力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按照公交化模式运营,优化水上客运班线,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票价,让利于民,力争实现陆岛交通均等化发展。加快建造水上客渡新运力,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在本岛尝试开通社区巴士,逐步完善城区内交通出行。开通旅游公交线路,加大班车投放密度,完善景点之间公共交通换乘。实现大门镇公共交通国有化经营,建成并启动状元南片临时旅游集散中心,建立高效、便捷、经济的游客换乘系统。加快6个岛屿直升机停机坪建设,提高交通通达性,打造立体式的空中交通网络。
  (三)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努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配合温州港做好状元岙码头邮轮靠泊设施建设,力争国际邮轮早日启航,深化推进三盘港公务游艇码头和新城二期游艇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和华港化工码头项目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拓展港口对内、对外腹地范围,提升港口环境建设软实力。提高和规范海运业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淘汰低质低效的落后运力,助力企业抱团集聚发展。抓住港口开发建设的契机,加快物流龙头企业培育,积极引导货运物流规范化、规模化经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进货运电子监管。
  (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增强交通内生发展动力。继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夯实基层基础,着力解决多头执法,消除多层重复执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做好网约车新政出台的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应对、融合和完善工作,保障新型和传统业态平衡发展,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出行服务,提升海岛城市形象和乘客满意度。尝试国有化经营模式,着力推进水上运输企业改革重组,整合现有资源,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