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头区全域景区化工作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7-07-27浏览次数:字号:[ ]

温州市洞头区人大常委会调查视察组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组织调查视察组到区住建局、区工务局、区交通局、区游委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牵头单位,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区全域景区化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为进一步落实 “加快同城发展、建设海上花园”战略和“一平台三区”的发展定位要求,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积极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在战略研究顶层设计,重点区域先期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布局、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提升城市功能定位,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领导重视,全区合力全域景区化。召开全区推进全域景区化工作会议,提升旅游发展协调领导机构级别,建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全域景区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旅游协调小组,汇聚文旅、商旅、体旅、宗旅、红色旅游等多条战线上的力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化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洞头区全域景区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构建了“全域谋篇、全业融合、全时服务、全民参与”的洞头全域景区化发展新格局。

    (二)规划引领,全心用力全域景区化。针对洞头城市发展短板,做优顶层设计,实施国际方案征集招标,取得了《温州市洞头区全域景区化概念规划设计》新成果。编制了《洞头区村庄布点规划》、《洞头特色风貌规划》、《洞头区新建农房建筑外观样板导则》等,并启动新一轮村庄规划和设计。连同原已编制的城市控规和正在编制的洞头旧城、大门临港产业基地配套服务区等专项规划,基本架构了洞头区全域景区化城乡规划体系。

    (三)工程引导,全盘致力全域景区化。根据全域景区化三年行动要求,以工程项目落地为抓手,分片区分时段推进。完成了《温州市洞头区本岛海钓生态廊道整治修复项目概念方案设计》,建成了东海第一临海悬崖栈道,全面开展了东岙沙滩修复、东沙渔港疏浚工程。完成状元南片临时旅游集散中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77省道桥头景观及配套工程和新城二期河道景观等工程。同时还开工建设一大批社会民生工程。

(四)交通先行,全神贯力全域景区化。针对对外通道“十年一路”,对内“动脉血管”供给不足的交通短板,及时委托编制《洞头区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330国道延伸线建设。前期研究绕城北高速疏港公路支线、S324(原称S326)省道大门东延线和市城铁路S1线二期延伸段等项目。在全力构筑对外通道的同时,着力完善对内网络建设。建成通车330国道海堤段和大门隧道,已基本建成新垄隧道及霓新隧道。岛际交通设施也加速改善。建成大门和鹿西2座停机坪,优化大门镇现有客运班线,完成大门农村客运国有化经营工作。开通由南塘集散中心到海滨浴场等4条旅游专线。

(五)旅游主导,全程发力全域景区化。牢固树立“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做好优势资源大整合。以仙叠岩-半屏山景区为核心,积极创建国际5A级旅游景区;以实施海洋生态廊道工程为主轴,打造最美海岸线。建成全长1.6公里东岙段景观,完成通景沿线18个重点村连片整治,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全面开展渔港疏浚和沙滩修复;以创建“旅游+”品牌为抓手,促进海旅、体旅、文旅、军旅等产业融合。以创新管理为手段,打造智慧旅游,建成智能监控指挥中心,促进了旅游形象提升。

(六)环境整治,全员齐力全域景区化。近年来,在全域持续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实施了清洁家园、海岸线保护等行动,设施景观改造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环卫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体环境品质取得很大的改善。入选国家海洋公园、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创成了省首批无违建区,全省只有6个县市区,温州唯有我区获此荣誉。着重抓好全域景区化主抓手的花园村庄建设,目前17个花园村庄已全部开工,总投资达2.7亿元,已完成37%。

二、主要问题

(一)旅游服务品质有待提升。洞头旅游资源禀赋优异,但还缺乏深度产业融合和文化植入,游客还仅仅停留于观光层面,加之导游等专业人才不足及旅游景区(点)相对分散,难以串联成线,游客参与度不强、体验性不高。难以进步提升“洞头”品牌效应,打破季节性差,突破 “一日游”瓶颈仍举步维艰。

(二)景区配套设施滞后,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景区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不到位、景区道路等级不高、公共厕所不多、停车场不够、公共交通设施承载能力不强。周边民俗客栈品质参差不起、餐饮价格虚高等不合理的现象乃仍然存在,影响洞头旅游美誉度。

三)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全域景区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覆盖面广,但单位部门落实工作乃存在前置条件繁杂,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加之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部分项目推进乏力,与预计的工作目标值存在差距。

三、几点建议

(一)立潮头拉标杆,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后一个时期是洞头发展旅游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阶段,要结合7月24日上午区委召开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千人大会的具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性的认识,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深入实施“三区”战略,推动旅游特定发展、融合发展,以大旅游带动大发展。要突出旅游度假休闲运动、健康养生三大业态的打造。为建设高水平建设海上花园提供强劲动力。

(二)创新体制机制,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引擎。要紧扣创建目标,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旅游公司实体化、旅游景区资本化、旅游资产证券化思路,多渠道提升融资能力,多方位培育融资平台。要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参与旅游项目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多样化。要加快理顺景区化管理体制,完成大沙岙景区资产和大门、鹿西轮渡经营权的收购工作,推进马岙潭景区改造提升工程。

(三)强化优质服务,改善游客体验。发展全域旅游,要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以制定渔家乐餐饮、民宿等旅游服务的地方标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举措为切入口,不断改善游客体验。要创新“旅游+”品牌紧贴我区“五海“优势,深度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与休闲、康养等产业深入融合,提高游客参与度。要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的梯队建设,提升全域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旅游软环境。

(四)大力做好宣传,营造全域旅游发展良好氛围。全域旅游的发展事关全局,牵涉面广、关联性强,同时也是惠及百姓、福泽后人的民生大事。要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运用新闻媒体资源融合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一系列宣传,在全区营造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