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人大:聚力三项重点,全力推进基层单元建设走深走实 | ||||||||
|
||||||||
今年以来,洞头区人大常委会在数字化改革的引领下,按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特别是认真贯彻8月底全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做好下沉、激活、提升三篇文章,全力推进基层单元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抓“下沉”。一是核心业务下沉。制定核心业务下沉工作方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方案,围绕人大立法工作、监督工作、决定工作、代表工作以及“一府一委两院”重要报告、重点意见征询、民生实事等7类业务,将各项工作有机嵌入基层单元“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场景。比如,近期在各街镇人大联络站广泛组织召开代表建议评审会、海上花园立法意见征求会、助力经济稳进提质座谈会、重大事项“四见面”人大协商会等,确保人大及“一府一委两院”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汇集更多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二是工作力量下沉。常委会主要领导集中走访各街道乡镇,要求各街镇党委适当解放人大主要负责人工作压力,把精力聚焦到人大工作和基层单元建设主业上来。同时联络站除站长外再配1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基层单元建设,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承接各类场景应用,切实发挥他们在组织协调、召集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领导带头下沉。制定区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带头进站开展活动工作方案,区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按照街镇人大的计划安排,带头到所在选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并提前发布公告,告知接待选民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代表基本情况。9月份,全区共有6名区级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参与,接待选民94名,收集整理各类问题建议29条,区人大常委会及时梳理形成交办单,报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解决。 二是抓“激活”。一是广泛亮码扫码。在线下阵地上墙公布代表二维码的基础上,开辟“代表同行”端口,群众可通过区人大微信公众号、人大网站、百岛洞头网站和各街镇宣传平台随时找到各联络站和500多名各级代表二维码,及时反应问题、提出意见。二是固定进站履职。制定区人大代表周二固定进站日制度,将各级人大代表全员编入各街道站点轮值,制定全年进站计划,确保联络站大门常开、活动常办。9月份全区10个代表联络站共有87名人大代表进站履职,接待选民300余人,线下收集受理问题、意见及建议56条。三是强化操作培训。通过电话沟通、现场指导,服务保障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第一时间注册激活浙政钉。同时,依托代表周二进站日制度,由街道乡镇人大专职工作人员现场手把手教学,帮助代表学习操作使用基层单元应用,及时处理民情民意、上传履职信息。截至目前,全区线上累计收集处理民情民意2053个,提交人大立法监督事项意见建议690个、主题活动意见意见1362个,上传履职信息2353条。 三是抓“提升”。一是阵地硬件提升。以基层单元建设为契机,重新优化设置全区各级代表联络站,形成了“1区代表联络总站+10街镇级代表联络站+1网上代表联络站+N个特色代表联络站”的全覆盖立体布局。针对进度偏慢、标准偏低的街镇,常委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逐个实地走访指导,努力让各代表联络站更有特色、更常活动、更重实效。目前,全区8个镇街已累计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开展提档升级工作。二是应用软件提升。深度对接技术公司,与浙江华硕、浙江云杉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完成“海上花园·e言洞见”意见处理闭环设计。同时,协调破解重点问题,牵头区委办、区委政法委、大数据中心等单位,就打通与区委大督查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快捷通道作了协调沟通。三是典型宣传提升。及时总结各基层单元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围绕霓屿街道“共富e站·霓有话说”,积极对接市有关传媒,广泛宣传报道。并要求各街道乡镇量身打造特色品牌,做到“一站一亮点”,切实加强典型宣传,扩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知晓率。
区人大办 姜宇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