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及《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5-28浏览次数:字号:[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及《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开展《条例》宣贯工作。一方面,注重融会贯通,推进《条例》学习将《条例》纳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公务员年度学法用法学习考试范围、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依托周一夜学,实现《条例》学习覆盖。借助商协会、两新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鼓励企业深入学习研究理论研讨《条例》,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坚持点面结合,加强《条例》宣传。以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LED电子屏、张贴海报等形式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组织专题讲座,邀请专业法律人士为企业解读《条例》重点条款,了解企业需求和问题。借助志愿集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等活动,为个体工商户等群体深度推介《条例》内容。组织涉企部门进园区、进企业,上门开展《条例》宣讲,累计开展各类宣传10余次。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宣传,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相关报道共计5819人次浏览。

(二)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一是打造“形神兼备”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增挂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牌子,实现实体化合署办公。汇聚发改、科技等13家涉企服务力量,组建由审批科长即首席服务专员为中坚力量的服务队伍。因地制宜设置项目、人才等8大省定服务板块,商事、中介、用地用能等3个市定服务板块和民宿、渔企、强链补链等3个特色服务板块。灵活设置6个增值化服务窗口专区,设立企业引导台、增值化服务窗口、企业洽谈专区,满足企业商务洽谈、政企恳谈、问题解决等个性化需求。归集市场、社会侧机构20余家,联动开展涉企活动138次,为企业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加快与“民营经济32条”一体融合落实,涉企服务事项增加至182项,实现100%落地承接,已办理4504件。二是建设智慧便捷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贯通市级帮企云平台,设置资讯动态、审批办事、惠企政策、诉求咨询等7个方面模块,实现14类151条增值服务事项的线上办理。推动企业码应用落地,截至目前,我区存量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87.63%。拓展“企业码”应用场景,上线取号系统。推广“政策计算器”模块,推行政策兑现“免申即享”,截至目前,我区免申即享政策104项,兑现金额565.7万元。三是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建立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实施135涉企问题快速协调解决机制,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梳理整合线下+线下等涉企问题收集渠道,做好问题归集和反馈一个口子进出。截至目前,分析研判并分类化解涉企问题240个,其中,疑难问题20个。

(三)深化五大环境重点任务。在政务环境方面,加强政务服务“三化”建设,依申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78%,推进事项异地办理63件,开展错时、临期提醒服务累计4563次,提供“不见面”代办服务473次。持续推进促产“一件事”改革,实现运达项目“预验即投产”,伟望汽配园G幢厂房(加楼)工程“竣工即领证”。推广“一键申报”和“一键退税”,实现办税缴费100%“掌上办”。在法治环境方面,推进涉企执法破梗阻,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深化涉企执法优服务,开展海洋食品产业合规建设,探索推进“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一类事”,制定《全面推广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创新推动海经区成立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今年以来,成功调解案件99件,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节省诉讼费20余万元。在市场环境方面,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管理的通知》,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初查、招标单位核审机制。持续提升企业设立登记便利度,企业开办“7小时”办结率100%,个体工商户开办全流程网办率达95%。推出为注册资金小于500万的新设小微企业提供一年期免费代理记账服务的惠企政策,累计赠送企业印章802套,6家小微企业与中介代理机构签订记账委托协议,预计为企业节约7万元运行成本。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达75%,一季度全市并列第一。在经济生态环境方面,持续擦亮“两菜一鱼”品牌,洞头紫菜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黄鱼岛上榜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基地名单。成功创建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举办首届洞商大会,签约31个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加大科创指数贷、海洋碳汇贷、科技创业贷等信贷产品推广,截至目前,运用“科创指数”融资模式为洞头98家科技型企业“无感授信”3.3亿元。全面推进“三支队伍”建设,本土重大人才首次入选省“万人计划”1人,入选市“瓯越英才计划”4人,申报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攻坚重点人选3人。在人文环境方面,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兑现优秀企业家优享政策项目11项。建立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库,开展新生代企业家培训、座谈等活动8场次。持续深化“温馨老家”云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健康打卡175次,服务满意率达100%。完善清廉民企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今年计划建成区级星级清廉民企12家。

(四)有序推进省级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等16项专项行动。其中,开展招投标监管机制改革专项行动,印发洞头区小额工程管理办法。探索招投标监督管理站建设,完成全区招投标领域制度文件清理工作。推进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专项行动,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截至目前,共建立省创—省专—小巨人三个层级的培育库企业20家。开展“亲清直通”暖企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在外新生代企业家信息库等方式,发展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员,扩充全区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库。深化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专项行动,印发《温州市洞头区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建立“联动联访”机制,今年以来已回访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10人。起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方案》,建立“能下干部库”,刚性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新常态。

虽然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企服中心运行质效有待提升。板块内部、板块之间联动性不足,涉企服务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企业对改革的知晓度和获得感有待提升。二是涉企问题处置机制有待提升。涉企诉求还未做到全量归集,虽然前期梳理15个涉企问题来源,但未明确各渠道涉企问题流转机制,导致部分渠道收集问题暂未归集至企服中心。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紧盯关键,推动营商向好向优。着力塑造“温暖营商”品牌,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招商落地一体化服务、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专精特新企业行动、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提升干部涉企服务能力水平等十项实事和“问企识才”机制、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值化改革等市级最优营商环境突破性攻坚举措,持续推进省定16个专项行动。抓牢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这一重点晾晒指标,通过定期研判会商,实时掌握指标最新动态,及时化解指标问题,力争重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二)聚焦需求,升级企业增值服务。一方面,围绕涉企问题高效处置。理顺问题流转机制,完善“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推出“十百千”工作法,全量归集“线下+线上”渠道收集的各类问题,落实分层分类交办,问题闭环管理,复盘总结形成“十佳案例”。另一方面,围绕特色服务场景打造。聚焦民宿、渔企等特色服务板块,打造具有辨识度、可看可学的标志性成果。完善“企业码”应用体系,探索“企业码”在“综合查一次”领域应用场景。深化民宿发展“一类事”场景,推出装修合规指导、海霞民宿贷、民宿员工成长等增值服务。落实海洋食品产业“一类事”,聚焦“原料供给、生产加工、销售推广”等环节,提供育苗指导、科研服务等特色增值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抓手,改革工作落细落实。健全营商环境“改革体验官”制度,明确体验官工作职能及工作机制。出台企服中心及助企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将干部涉企问题化解与个人评优评先及提拔使用挂钩,切实推进营商环境“攻坚手”“体验官”等队伍建设。建立营商环境改革评价机制,及时总结改革典型案例,推动我区改革项目在省市刊物上发声。开展营商环境改革案例评选,做精“营商环境看洞头”专栏,推出一批改革典型案例报道,扩大改革影响力。

最后,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对《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及《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落实情况的关注和重视,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监督和支持政府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