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上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下步政府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7-29浏览次数:字号:[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上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下步政府工作安排情况,请予审议。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高标实施“海上花园强城行动”,经济社会发展稳进向好。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阶段性投资缺口、企业生产经营承压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我们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稳增长,特别是顶住中油停产带来的工业下行压力,打好助企纾困、挖潜增效、刺激消费等组合拳,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既定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和5.1%。同时,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洞头喜事连连、好事不断:一是成功纳入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体系,多年来我们一直向上呼吁,历经不懈争取终获成功,可以说是洞头近年来争取到的最大红利,将带来资金、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政策。二是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落户洞头,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全市战略布局,联动海经区,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港口等优势,高频对接省市部门、省属国企、专家智库以及头部企业,拿出了最优方案,在全省11个比选地的多轮PK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千亿级的“新能源新装备产业航母”,将抢占未来深远海风电发展先机,成为洞头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是甬莞高速洞头支线项目开工在即,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争分夺秒推进前期工作,突破审批、资金、规划等层层关卡,成为全省新机制下第一个核准的新建高速,目前即将完成施工招标,计划8月开工,海岛人民期盼的第二通道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洞头即将迎来新一轮飞跃式发展。四是“幸福要事”连续两天登上《人民日报》,7月4日点赞洞头“民呼我应,民呼我为”,创新办理“幸福要事”,7月5日幸福要事“充电桩进村社”再度获赞,今年是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机制20周年,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得到央媒肯定,十分难得。五是平安洞头金名片越擦越亮实现省平安县(区)十九连创,在全省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总体而言,今年我们承压前行,但信心百倍。回顾半年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聚力项目攻坚,产业动能持续增强。一是提速项目建设。实施“为强城·强工程”提速增效行动,强化项目全链条管理,10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47亿元,上半年计划完成率133%,制造业、高新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9.9%、62.1%,分列全市第一和第三由青山控股集团投资26亿元的碳酸锂项目开工纳统,由浙江华盛投资12亿元的浙南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华港LNG项目建成完工,运达首个高端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实现上规,运达海上风电总装基地已完成厂房桩基施工,计划11月建成投产、力争首台套大兆瓦风机下线;投资29亿元的洞头2号风电场项目启动EPC招标挂网,争取9月开工陆上计量站、年底海上主体开工二是深化谋大招强。抓住省重大新质生产力布局机遇,开展《温州(洞头)深远海风电母港和海上风电产业布局研究》编制,聚焦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瓯江港和状元港、后方腹地及产业区,打造集研发测试、海工装备制造、总装基地、产业链聚集、港口服务配套、后期运维、培训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深远海风电母港,建成后产值规模预计将达1000亿元以上。开展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量身定制产业链鱼骨图,实施重大招商项目“一周一调度”,构建全员“大招商”格局,签约海鹤药业、交投改性沥青等优质项目15个、总投资90亿元。1-6月,开工纳统超亿元产业项目6个。三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渔业现代化水平,高标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产销研”一体化的新恒源公司落户霓屿紫菜园,数字化养殖的金丰鹿西海洋牧场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制造业增资扩产,诚意药业组织超级鱼油项目试生产及相关药品投产审批,金源高性能有机颜料项目加快供地前期,中石油船用燃料油转产设备改造等智能技改项目积极推进。加快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实施马岙潭、仙叠岩景区改造等重点文旅项目11个,梦幻海湾项目明确开发建设方案,环球渔市浙南首店落户东沙不夜港,千年商港·东沙印象海上实景演绎秀7月底精彩呈现。四是破解难点问题迭代“项目盯”、三色预警机制,制定重大项目(平台)、重点招商项目“挂图作战”清单,针对性化解难题问题,上墙晾晒每周进展情况,狠抓环岛西路、浙能LNG物流配送基地、燕子山玩海者中心等20个项目进度。面对资产资源闲置低效、利用不足的现状,实施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计划,已盘活各类资产资源资金40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各类省级专项补助资金,累计向上争资9.13亿元,争取新增债券额度8.55亿元

(二)聚力强城赋能,花园岛城持续出新。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省咨询委全程把脉海上花园建设,熊建平主任先后8次亲自指导把关,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海上花园建设工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计》形成中间成果,提炼“全景山海、百岛百园、缤纷湾岙、花漾街厝”形态愿景,提出核心岛群“一心两环、三岸九湾”空间结构,形成“6+8+N”海岛风貌导控体系。《海上花园风貌提升方案》明晰本岛“城市向北、风景向南”格局,“设计图”加速变为“施工图”。二是深化微改精提。聚焦“一线六村一园”,实施“疤点整治、桥隧提升、绿波带建设、村庄整治、城市照明、绿化美化、功能提升、打卡点提升”八大行动,打造梦幻桃花谷、渔人码头等16个重要风貌提升节点。海悦城未来社区列入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新城广场焕新开放,洞头剧院即将重新亮相。三是筑牢生态本底。坚决完成青山岛涉海违法违规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排查纠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34个。蓝湾整治经验写入《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EOD项目入选省生态环境领域服务保障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典型案例。依托电视问政等形式,推动全民参与,全域推进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等花园细胞工程,保持全域干净、有序、美丽。四是完善基础配套。S211跨海大桥合拢在即,最美环岛路关键段环岛西路力争8月开工。陆域引调水工程一期已完工,全域雨污管网新增改造6公里。供电第二回路110千伏已完成施工图审查,力争年内开工。建成南片管输气工程控制性标段,打通华港至元觉气源通道。

(三)聚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一是改革攻坚促发展。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落实民营经济惠企政策,谋划推出“综合查一次”、新质生产力赋能专精特新等“温暖营商”十项实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落地182项增值服务、31个“一类事”和3类特色服务,累计兑现资金超2100万元,新设市场主体993家。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理顺指挥中心运行机制,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建设。二是创新深化求突破。加快建设海洋科创中心,预计10月建成投运。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投入运营,新增孵化面积1.07万平方米,新增入孵企业25家。新增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66人,省“万人计划”、外专人才引进实现“破零”。落地生物肽蛋白提取、海洋生态微藻培养等优质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三是开放提升拓空间。加快融入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状元岙港5-6#泊位主体完工,建成浙南等级最高的深水航道,接收首单冷冻进口牛肉业务,首单锂电池顺利出口。浙能LNG接收站码头临时口岸开放获交通运输部批复,迎来13万立方米天然气的LNG船舶,努力打造全省重要大宗商品调配基地。

(四)聚力共富引领,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优化公共服务。教育方面,启动海霞中学搬迁,加快教育二幼、教育三幼迁建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一校一策”提升,深化与杭州、市属重点高中合作办学事项,争取省市教育帮扶支持,今年中考统招分数线与全市其他三个区持平。健康方面,紧密对接温医大、附二医,谋划建设康复学院、三甲康复医院,大力培育后端康养康复产业,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中国康养岛。区公共卫生中心正式投用,健康浙江考核实现“五连优”。养老方面,老年助餐服务累计达21万余次,区中心敬老院正式投用,率全市之先实现特困供养“全区一院”。文化方面,以海霞精神引领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载体,理顺海霞片区整体运行机制,打造海霞精神生动实践样板。二是推进强村富民。深入实施海岛“千万工程”,加快打造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和25个提标村,谋划实施“鸟渔花乡・五岛共富”乡村连片提升,“新供销”社区共富联合体首店投入试运营,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激活农房104幢,促进农民增收超千万元。擦亮“渔家厨娘”金名片,完善“渔(养)民+厨娘+民宿业主”抱团合作模式,推广定制化代厨服务,上新“厝边村宴”。今年以来,新增从业厨娘400余人,月均最高增收超万元。三是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承办省、市、区民生实事共76项,上半年总体进展顺利,已提前完成省市民生实事24项、区级民生实事2个子项,省市项目实施进度分列全市第一和第二。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进度83.88%,排名全市第二。四是夯实平安稳定。强力实施“本质安全提升年行动”,深化重点领域攻坚整治,守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民转刑”、重大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四个零发生”底线,海岛枫桥基层社会治理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洞头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人才支撑不足;二是文旅体验有差距,旅游业重大项目招商还未实现有效突破,旅游产品供给不够丰富淡旺季差距明显三是城市能级不够高,教育、医疗、养老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分布不均,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四是政府系统抓发展的视野、能力、效率还需加强,极少数干部盯紧看牢、一抓到底的韧劲和拼劲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下步政府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好推进“经略海洋、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共富海岛”指示要求,以更强决心抓改革、促开放,以更大力度稳预期、提信心,以更实举措惠民生、防风险,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工作。

一是着力抓项目、蓄动能。深化“强城·强工程”提速增效行动,全力保障108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挂图作战、靶向发力核心问题化解,开工建设甬莞高速洞头支线、环岛西路、洞头2号海上风电等项目,全力推进S211、西屋港能、长沙商务综合体等续建项目。内外投资双手抓,完善招商调度跟踪机制,全力招引落地浙能LNG物流配送基地、杭氧LNG冷能空分、交投改性沥青等项目;紧盯浙江英能液化天然气、华祥海运等项目,利用企业境外资源,积极开展外资招引工作。准确把握政策资金投向,落地落细山区海岛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等多方支持,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着力强产业、促发展。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滨海旅游、现代渔业等“1+5”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锚定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力争今年再落地1个5亿元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注重延链补链强链,加快青山碳酸锂项目、运达海风总装基地等项目建设,招引1个以上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积极推动旅游提质发展,加快推进梦幻海湾、马岙潭、大沙岙等在建旅游项目,重新激活白鹭湾等停滞旅游项目,做好新城广场、东沙港、仁济学院周边等商圈打造,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推动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做优做特渔业,聚焦“两菜一鱼”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中心、国家渔港经济区等项目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渔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着力促改革、增活力。健全营商环境“改革体验官”制度,做深做实“两个健康”工作,发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打造“温暖营商”品牌。统筹谋划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抓牢抓实海洋版“两山合作社”“综合查一次”“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实施大孵化器建设攻坚行动,统筹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全链条管理。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融合。以浙能、华港两大LNG项目投用为契机,不断增强大宗商品储运、加工、贸易、服务等产业功能。加快状元岙港区泊位和后方腹地建设,推动港区向多功能物流港、贸易港转型,打造近洋航运中心。

四是着力优环境、提品质。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海上花园城市设计重点板块和相关导则,加快编制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方案,做好村庄规划修编,出台农房建设样式。强化风貌提升,加快推进“百里滨海风情画卷”南线整体风貌提升,以滨海铁三赛道标准线路为牵引,启动洞头村、海上阳台、深夜食堂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做好望海路等改造提升和立面改造。强化生态保护,加快推进省级蓝湾、EOD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申报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好“海上环卫”机制和海漂垃圾治理智慧化监管。强化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完成25个提标村,开工建设6个示范村,突出业态布局,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学习借鉴安吉、德清等地经验,打造吸引青年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高地。

五是着力保民生、兜底线。完成校网布局调整,建成投用大门幼儿园,推动洞一中、海霞中学与杭州、温州市区等学校合作办学签约落地。对接合作温职院、安防学院,推动区职教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加强与温州医科大学的对接合作,努力打造成“小综合、大专科”的三甲康复医院,发展海上康复康养产业,推动中国康养岛建设推动“一老一小”提质增效,优化海岛助餐、照料、就医等养老服务,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打响“渔家厨娘”等品牌,发挥共富工坊作用,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迭代完善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坚决守好安全底线。大力弘扬海霞精神,深化“海霞故里·海上枫桥”品牌创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六是着力抓落实、提效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高效率高质量抓落实,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精神,尽力到最大极限、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精益求精追求最好结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习惯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杜绝浪费,让财政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最后,非常感谢区人大一直以来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希望区人大能一如既往地监督和支持政府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合力推动建设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