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关于和美乡村建设暨村集体经济发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 ||||||||
|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和美乡村建设暨村集体经济发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聚焦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学习对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精心谋划、周密安排,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乡村振兴工作。 (一)推进和美乡村高标准建设 一是合力攻坚,高站位健全工作机制。锚定“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海岛样板”建设目标,坚持“聚合力”为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增内力”。成立攻坚专班,以“步行百里看花园”行动为契机,采用1个科级干部+1个中层干部+N个年轻干部的“1+1+N”分组挂钩攻坚模式,实现每个重点村都有专人跟踪推进、驻点攻坚,从人居、生态、生活、生产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谋项目、优产业。完善帮扶指导机制,以农指员队伍建设为主抓手,今年共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100人(其中省派3人,市派2人,区派8人,乡派87人)。推动项目领办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市、区派农指员共实施39个领办项目。 二是城乡融合,高水平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深化海岛“千万工程”实践,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凝心聚力实施“繁星计划”。强化“抓点带面”效应,加快小朴村、东沙村等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按照“运营先行”理念,重点谋划村庄产业运营项目,带动群众共富。截至目前,洞头村、东沙村、东岙顶村设计方案已基本明确,小朴村、隔头村、半屏片区设计方案有序编制中。激活未来乡村“和美动能”。坚持“三基三主”的建设核心,融入“环境和美、产业和融、人文和润、治理和谐、生活和顺”等和美乡村建设元素,全力建设霓屿滨海城镇、大门“山海交辉”、鹿西乡“鸟语花香·主客共享”等3个省级未来乡村,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36个,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率71.6%。联建联创推动“连片振兴”。根据“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目标,深度谋划“一县一带一片”乡村连片提升建设,实现“连点成线、串线成片、聚片成面”。截至目前,本岛片3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运营情况良好。鹿西片13个项目已于7月全部完成建设。 三是多方争取,高效率配强乡村资源。坚持“项目为王”,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大幅提升。明确建设需求。构建“村级申报、街道审核、区级审定”的乡村建设项目库,聚焦农村道路、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设施等短板弱项,分类储备各类乡村建设项目,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建设统筹、项目统筹。截至目前,已储备项目45个,涉及资金9980万元。争取政策支持。7月份获批2024年度浙江省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市、区)。编制印发《温州市洞头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7年)》,围绕北沙片区、南线片区、望海楼片区等3大重点片区,融合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统筹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和村道提升。争取资金支持。申报“洞头区农村产业融合海岛振兴项目”专项债,包括和美乡村基础提升工程、海岛配套产业提升工程等2大工程、5个子项目,总投资2.6亿元。专项债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批同意发债,截至目前,省财政厅已下拨第一批专项债资金6000万元。 四是全员参与,高质量扮靓乡村底色。坚持“乡村要振兴、环境必先行”的理念,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持续推动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提档升级”。广泛宣传发动。借力“党员两地双评议”、“和美庭院”和“一米菜园”创建等载体,构建党员带头、群团动员、乡镇组织、群众互动的人居环境整治发动机制。截至8月底,各村均已高分通过市级检查,其中小长坑村、岙底村获评市级整治优胜村,没有村被列为整治滞后村。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定期督促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常态化督导机制,推进“第一个月检查过半、第二个月全覆盖,第三个月再抽查一半”的季度检查模式,每季度评选最美乡镇参加全市评比。截至目前,评定和美乡村“整治优胜村(社)”21个,石子岙村通过市级人居环境问题村居整治验收。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城乡一体融合的“一把扫帚扫到底”机制,打破城乡人居环境多头治理困境。统筹建立点子库、案例库、工匠库等资源清单,发布典型引路案例8例。联动举办第一期“在洞头看见海上花园”电视问政活动,选树首批“好家风家庭”10户,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二)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8月,村集体总收入1.9亿元,年度指标完成率88.7%,同比增长14.2%;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6亿元,年度指标完成率84.6%,同比增长12.3%。总收入35万元以上的村85个,年度指标完成率98.84%。经营性收入24万元以上村完成数73个,年度指标完成率84.88%。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35个,年度指标完成率74.47%。 今年以来,我区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改革驱动,坚持分类施策,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 一是加快推进村级项目建设。2024年村集体开竣工项目共26个,已竣工8个,施工中18个,项目总投资1.03亿元,村级出资2062万元,覆盖35个村社,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新增村集体年收入516万元。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针对没有资源和项目的薄弱村,通过财政“一事一议”、小型公益项目向薄弱村倾斜、街道(乡镇)国资联动村集体抱团发展等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如元觉街道农发公司主导的村级抱团项目集卡停车场,农发公司入股50%,联动辖区7个村入股50%<投入150万元>,整合闲置国有和村集体土地,带动辖区内所有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创收190万元)。针对有特色产业资源和项目包装的村居,做好项目谋划和包装,挖掘潜力,并加以引导,推动服务创收(如小长坑村计划利用村集体20亩闲置土地打造青少年科普基地、垂钓基地、农副产品销售站及停车场等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业态,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针对有资源优势的村级集体,根据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经济(如北岙街道盘活闲置资源,通过资产评估的形式,将商铺等经营性固定资产纳入村集体固定资产,增加总收入及经营性收入)。 二是深入实施强村富民改革。加强强村公司建设,着力破解全区强村公司经营不善、活力不强的现实困境和市场竞争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差、监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深入调研形成《洞头区强村公司发展调研分析报告》,起草《洞头区关于推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切实提升强村公司联村带农致富能力。截至目前,核销清理空壳村级强村公司3家,新增街道级强村公司2家,多村联合强村公司1家。激活职业经理人引领力,指导东屏、元觉街道引入首批农村职业经理人各1人,研究明确职业经理人薪资待遇管理标准,破解农村职业经理人如何“安下心”“留得住”的问题。起草《洞头区农村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明确职业经理人录用解聘、日常管理、绩效评价等。 三是挖掘闲置农房沉睡资源。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的“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决策部署,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出租、自营用于餐饮、民宿或初加工及仓储模式共盘活闲置农房143幢,带动社会资本1.42亿元,促进农民增收超1460万元。 四是上门服务指导村居发展。实施“每月例会+上门指导”的月调度机制,每月召开调度会,研究指标完成情况,做好数据预判分析,及时查漏补缺。针对薄弱村,安排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农经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定期上门走访指导,梳理短板问题,为村居找项目、争取补助政策。 二、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和美乡村建设方面。一是部分村社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思想,项目前期申报未经过整体规划,导致后期运营主体缺失,运营能力不足,管护工作跟不上,步入建设—废弃—再建设—再废弃的怪圈。二是各村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方面谋划不深,对如何推动村庄整体运营,实现“渔文旅”融合,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的措施不多。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一方面,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原始积累底子薄,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仅仅依靠出租房屋、出租集体土地、资产评估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甚至有的村未实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无集体经济收入。个别村有集体资产,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开发利用价值不大。另一方面,我区各村拥有的自然资源少,很多地又被圈成了“农保地”、山坡林地成了禁区、浅水滩涂归属国有,能够开发利用的建设用地极少,发展路径受限。对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不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导不多,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倾向不够,村级项目建设推进难度较大。 三、下步计划 (一)奋力推进点亮繁星计划行动。按照“主人主见,运营先行”的理念,倒排计划、挂图作战、争分夺秒,持续对接设计团队和乡村运营团队,综合考虑主题主线、业态植入、游客体验等,加快完善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设计方案深化,在10月底前启动招投标,分批次推进开工建设,2025年5月前北岙街道、东屏街道各完成1个村庄的建设提升工作。 (二)加快实施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分时段、分步骤推进北沙片区、南线片区、望海楼片区等3个片区17个行政村整体提升改造。2024年完成北沙片区7个村和启动南线片区7个村的管线序化,启动3个片区的农房改造和村道提升。到2027年,改造各类农房630栋以上,实现行政村管线序化27个以上,推动行政村村道提升36个以上。 (三)谋划开展花园乡村建设行动。将人居环境督导、乡村建设项目排摸、集体经济发展上门服务等工作与“步行百里看花园”行动相结合,融入更多的“三农”元素,细化实施“祛疤修园”“扮靓花容”“样板花园”等专项行动。在此基础上,谋划编制《洞头花园乡村建设标准》,含括花园乡村、花园田园、花园庭院等建设内容,打造一批“出门入园、转角见景、回首有味、再忆成恋”的花园乡村。 (四)加速盘活资源带动农民增收。健全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机制,出台全区职业经理人工作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2024年再向上争取1—2个市级职业经理人试点。开展国有与农村资源资产基础信息调查,挖掘废弃校舍、闲置空地、零散滩涂、沙滩等沉睡资产价值,实现资产盘活并增值。2024年力争激活闲置农房200幢以上,带动社会资本2.6亿元以上,带动农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 (五)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增收路径。依托“千万工程”建设,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运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盘活村级集体所有的资产,力争完成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实行“国企+运营团队+村集体+村民”运营机制,国资平台公司以持有资源资产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村集体通过资产投入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探索村集体与企业的项目代建路径,与国企或者其他企业加强合作,运用强村公司和农发公司开展项目代建,以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最后,感谢区人大常委会对和美乡村建设暨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监督和支持政府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完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