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屿街道人大:助力搬迁安置 喜圆群众“安居梦”
发布日期:2025-11-07 浏览次数: 字号:[ ]

霓屿街道南片区内群众长期受住房审批与规划限制影响,“住房难”问题突出。霓屿街道人大工委坚持履职为民,将助推搬迁安置作为头等大事,通过靠前监督、一线服务、全程跟踪,全力破解瓶颈难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助力群众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幸福跨越。

联动监督聚民意。街道人大主动担当,将助力南片区搬迁安置工作列为头号监督议题与履职重点。为破解困局,创新建立“街道牵头抓总、代表小组分片包干、人大代表结对到户”的责任体系,依托流动联络站,逐户摸排房屋受损情况、了解家庭实际诉求、梳理审批堵点难点,建立详尽的“民生诉求清单”和“问题障碍台账”。同时,定期在联络站召开由人大代表、资规所、街道相关负责人及群众代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搭建起常态化的问题会商平台,形成了“人大牵头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攻坚、代表一线纾困”的联动破难机制,为搬迁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集中监督解民忧。针对部分群众对搬迁政策理解不深、对新区生活存在疑虑、南片区宅基地测绘程序不清等问题,街道人大发动辖区代表化身“政策宣讲员”和“民生服务员”,利用傍晚、周末等群众在家时间,深入居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用本地方言和家常话语,面对面讲解搬迁安置的优惠政策、新区的现有规划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耐心为群众算好“环境改善账”“资产增值账”和“子孙便利账”。通过持续深入、接地气的宣传引导,有效消除了群众的顾虑,打破了“等靠要看”的僵局。在推进过程中,代表们成功调解多起因宅基地分配、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矛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全程监督安民心。为确保搬迁安置全过程的公平公正与高效廉洁,街道人大实施“嵌入式”全程监督。一方面,通过固定接待日、日常走访等方式,代表们常态化收集群众各个环节的意见反馈,确保监督触角灵敏、信息渠道畅通。例如,针对接待中发现的数户群众对搬迁政策存在误解的情况,陈爱国代表及时介入解释疏导,避免矛盾升级。另一方面,组织代表定期视察新区配套设施建设等工程现场,对施工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于视察中发现的影响群众搬迁入住的进度滞后等问题,及时形成代表建议转交街道办理,并建立督办清单,跟踪问效直至问题解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