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人大:“四建议”助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发布日期: 2022- 09- 26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段时间以来,洞头区人大通过调研了解到,洞头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存在四方面问题亟待重视解决。

一是涉未成年人案件呈上升态势。在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和信息交流加快,导致未成年人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成年人实行偷窃、抢劫、贩毒等案件有所上升。2022年1-8月份,全区已发生涉未成年人案件数超过前两年全年涉未成年人案件数。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都有着家庭教育缺失这个共同的起因,具体表现在:父母外出打工对子女无暇照顾,使得留守儿童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影响;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残疾对子女无力照顾,使得子女无人管教、放任自流;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没能给未成年人很好的教导,使得子女胆大无畏。

三是未成年保护工作基层力量明显不足。目前全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大都为兼职人员,导致难以承接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任务要求。区内无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也没有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者服务队伍,无法满足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四是普法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有关法律内容了解不多、掌握不够等问题。

为此,区人大建议:

一是强化督促检查,推动未保工作落实。组织相关部门就涉未成年人强制报告是否落实、行业从业人员是否开展入职查询、涉未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开展重点检查;督促住宿行业、彩票销售网点、烟草专卖店以及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等特定场所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提醒标牌;通过案件复盘,对未按《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执行的市场主体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

二是重视家庭教育,夯实未保工作基础。发挥家庭保护的最基础功能作用,落实监护人责任,相关部门要认真指导做好家庭教育,采取多种形式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切实做好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防范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三是强化基层力量,提升未保教育指导。加快推进基层未保阵地建设,加强未保队伍业务培训,加大未保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形式积极培训专业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丰富基层儿童服务内容。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未保社会氛围。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全民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意识、家庭教育和监护责任意识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洞头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 邱瑞菁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