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洞头区人大代表陈若蕾
发布日期:2025-10-29 浏览次数: 字号:[ ]

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却同样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身为教师,她勤耕不辍,全心全意培育桃李芬芳;作为代表,她恪尽职守,倾力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她,正是温州市洞头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灵昆中学社政老师——陈若蕾。

深耕教育,以爱育人。陈若蕾常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必须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关爱每一位学生,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切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培养栋梁的神圣使命。”在教育理念上,她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她深知,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理应获得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心发掘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竭尽全力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陈若蕾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意识。她认为,学习不应停留于浅层的记忆与理解,更应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为此,她全力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热烈讨论,在思辨中探索知识的深层奥秘。同时,她将课堂作本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有效践行“学思合一”“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陈若蕾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团队合作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从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她巧妙地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悉心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绿化、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切身理解劳动的内在价值与深远意义。同时,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激励他们在集体劳动中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

陈若蕾着力深化法治教育,让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新时代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她精心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效提升其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她带领学生参加洞头区2025年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知识竞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他们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与坚定捍卫者,为构建法治校园、法治社会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

扎根一线,倾情履职。在当选人大代表后,陈若蕾深感肩上担子重逾千钧、使命无上光荣。她始终将“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的双重身份牢记心头,把教师职业特性与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有机融合,在教育领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她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途径,深入基层一线,与家长群众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倾听民意,及时捕捉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系统梳理归纳。

针对收集到的问题,陈若蕾在洞头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双减”政策下教育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随后,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推进"双减"工作落地,并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此外,陈若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推动建立家校心理干预机制。

“在学校工作,主要接触的是教育体系,然而作为人大代表,则需要应对来自各个领域的问题。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社会,把握教育发展,收获的视野自然更为开阔。”陈若蕾对此深有感触。

工作之余,陈若蕾热心投身于辖区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将群众的关切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撰写高质量的建议做了充分的准备。

她深入街巷里弄、田间地头,耐心倾听选民心声,悉心收集民情民意,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代表履职尽责的“任务清单”,让民生答卷更具温情、更显厚度。

通过实地调研,她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品种和数量严重短缺,导致群众用药需求难以满足,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针对这一现状,她提出《关于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当地卫健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辖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落实,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针对灵昆片区公交与轨道衔接不畅、换乘效率较低及站牌标识不醒目等问题,她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运行效率的建议》,方便群众日常出行,推动构建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生活圈。针对灵昆中学学生通勤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她进一步提出《关于增设灵昆中学师生上下学定制公交的建议》和《关于加强灵昆片区学生骑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管理的建议》,切实破解学生通勤难题,为学生构筑起更便捷、更安全的上下学保障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